云计算已经成为公认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在看到美好未来的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当云计算数据中心规模日趋庞大的同时,反向对服务器产品的设计规划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同时,英特尔x86平台在摩尔定律推动下,一直保持着稳定的更新节奏,进而带动所有x86
服务器供应商的更新周期,且更新点更多围绕着处理器平台更新,服务器外形,架构等方面的创新并不足。
然而,随着新经济带来更多的创新业务需求,以及业内对英特尔摩尔定律何去何从的讨论升级,服务器厂商急需要通过自己的创新,来帮助企业实现企业技术升级,业务转型成功。
英特尔一直主导了x86
服务器产品的升级换代,而在处理器之外,服务器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形态以及系统架构两方面。
产品形态上,目前的服务器分为塔式、机架以及刀片服务器。其中机架服务器是主流产品形态,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但随着数据中心规模日益庞大,为了节省机房空间,刀片服务器应运而生,并在云和大数据时代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系统架构上看。传统的基础架构分为服务器、存储、网络三部分,用户在搭建数据中心的时候,需要将这三种部件组合起来,才能够搭建完整的IT基础架构。融合基础架构则将服务器、存储、网络融为一体统一交付,实现实现计算、存储、网络以统一管理与调配。
超融合架构建立在分布式存储基础之上,利用计算平台实现存储功能,同样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以统一管理与调配。这两种架构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人们部署数据中心速度,快速的满足客户需求。
但无论融合基础架构还是超融合架构都仍然面临一个问题:向云转型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能放到云架构上,很多传统业务仍然需要传统架构去支撑,企业需要一种创新的基础架构,既能高效运行当前的传统工作负载和应用,同时面向未来,为各类新兴业务提供创新动力,这对IT基础架构的整体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近日,新华三就创新数据中心解决方案----Synergy塑合型基础架构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媒体沟通会。这款全新设计的组合式框架的Synergy,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设备通过具备软件定义、自动化等特性的管理设备,集成为统一的IT基础设施交付给用户,无疑满足了当前客户的IT基础设施需求。
与传统的融合架构设备有所区别的是,新华三Synergy具备了流动资源池、软件定义智能以及统一API等三大特性。Synergy将传统、僵化的物理系统转化成由计算、存储和结构资源组成的灵活、虚拟的资源池,启动后即可立即用于部署负载工作负载,并实现简单化、自动化扩展,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过度部署和资源闲置,确保适当规模的应用资源分配。
塑合型基础架构的架构设计原则
同时,Synergy 的软件定义的智能技术进一步减少了操作复杂性,促使 IT 部门快速、有效地进行必要的程序更改,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Synergy 可以通过模板自动进行更改操作,如升级固件、添加服务存储、修改网络连接等,从而极大地减少手动交互及人为错误,对于用户来说,这可以十分有效地降低设备运维的复杂性,提高部署速度,消除不必要的宕机。
另外,Synergy还提供了统一 API,用户只需要通过一个 API接口,即可发现、盘点、配置、准备、升级、诊断异构环境中的基础架构设备。Synergy还融合了十几个通用管理工具,如Microsoft System Center 和 VMware vCenter等,并集成 Chef、Docker 和 OpenStack 等开源自动化和开发运维工具,适应未来的技术更新需求。这些对于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整个数据中心的控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怎么看Synergy?
毫无疑问,Synergy满足了企业兼容传统工作负载和新兴工作负载的需求,而且其设计更完善,不仅充分考虑了当前客户的需求,还为未来扩展做了很好的设计。目前来说,这款产品的应用更多的是一些企业应用、大数据、超级融合以及混合云等领域应用。
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中国区产品行销部IT产品部总经理陈振宽在沟通会上谈到,Synergy是一个着眼未来的设计,它的应用场景会从企业的数据中心最急需对新的业务进行响应的这些业务部门和应用环境开始,逐步地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未来新华三会紧贴着用户的需求,去探索用户的需求,推动这款产品的普及。
最后,陈振宽表示:"Synergy塑合型基础架构充分反映了新华三在新IT、新计算方面的竞争实力,是新华三国际合作加速自主创新战略成果的集中体现,它将帮助客户在不抛弃现有资产的同时快速向创意经济和数字经济进行转型,成为推动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